工作不只是工作,串連一切邁向「無我的境界」
2022年9月,Kim Sangwoo(以下稱呼 Jay)加入TYPICA,成為韓國團隊的 Community Manager 兼人資主管。他在韓國成年男性的義務兵役中察覺到人資職務的樂趣後,持續在人資領域中累積職業經歷。
他在19歲時離開出生成長的韓國,於日本的大學畢業後,5年內經歷過3間不同類型的新創公司。一直以來他以認同事業內容為主軸,有計劃地建立自己的職涯經歷。這樣的 Jay 現在在 TYPICA 這個舞台,追尋著他幾乎已放棄的「幼稚的夢想」。
有共鳴就合得來
曾經有一杯咖啡令 Jay 難以忘懷——2017年左右,在東京神保町一間有名的咖啡店 GLITCH COFFEE & ROASTERS 所喝到的翡翠莊園(Hacienda La Esmeralda)的藝伎咖啡。當時的他還對精品咖啡不熟悉,即使聽說是卓越杯的優勝豆也毫無頭緒。然而,他喝了一口後就看到全新的景色。
「咖啡的味道或風味會因為產地的風土條件、處理法、烘焙法和萃取法而產生極大差異。在 GLITCH 喝到的咖啡,讓我開始了解到咖啡是一種富有豐富面貌的飲料。在那之前雖然也曾經去過所謂第三波的咖啡店,卻從不覺得果香的風味很好喝。」
從那天起,Jay 一頭栽進咖啡的世界。不僅私底下造訪各種咖啡店、也從日本或全世界知名烘豆所訂購咖啡豆在家品嚐……等等,但從未想過要將咖啡當成工作。他認為工作是工作,興趣是興趣,以一個咖啡愛好者的身份來接觸多采多姿的咖啡世界就得以滿足。
此時,他偶然發現了 TYPICA。透過生產者和烘豆師的直接貿易來支付生產者合理的報酬,提供烘豆師和消費者新鮮且具有豐富特性的咖啡,並以「讓好咖啡一直保持美味」為目標——這間公司或許可以將「認同」和「喜好」產生相乘效果。這樣的期待,動搖了 Jay 的心。
「我想喝好咖啡,想推廣,想要一直喝下去。但在我知道這件事在未來可能會因為氣候變遷而變得困難(2050年問題)後,我發現想要透過貿易解決這個問題的 TYPICA,和自己的理想重疊了。」
當時 Jay 在負責 M&A 媒合的新創公司中過著充實的生活。作為公司內部人資的第一把交椅,約一年半的時間中,他直屬於社長之下並擁有強大決定權,因此他從未浮現轉職的念頭。
雖然 TYPICA 並未招募可以活用自身經驗的人資職位,他還是因為好奇參加了公司說明會。在聽了公司代表人後藤的想法並面對面交流後,熱情逐漸升溫,讓他也想要一起參與。
這個入口雖是「(串連生產者和烘豆師的)韓國 Community Manager(CM)」的職缺,在和後藤面試協商後,決定讓他同時負責 CM 和人資。目前已經進公司第4個月的 Jay,一邊適應著和以往不同的文化,一遍進行 Unlearning(反學習)。
「後藤常常說的『依照人性錄取』,也就是錄取的標準之一是看這個人是否能夠在TYPICA發揮本性,所以首先應徵者是否和我們有共鳴是絕對條件,之後才看他的專長和經驗能夠發揮到什麼程度。
我加入這間公司還沒有很久所以有些事情還很難說,不過現在韓國團隊從 2 人增加到 4 人,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並且很活躍。一邊意識到自己的弱點和優勢,互補使得工作順利運作。我感覺像是可以確信未來早已如此決定。」
人是否可以評價?
Jay 產生和人資職務的緣分,要追溯到他盡韓國男性兵役義務的2年。一開始是以第一線軍人的身份進行訓練,後來在偶然之下開始負責管理50人左右的部隊。
在這樣封閉且上下關係明確的組織中,自然容易累積不滿情緒。注意到這點的 Jay 著手改善組織的風氣,提高績效並導入了新制度。
例如站崗(警備)職位由於哪個人付出多少勞動力原本非常不透明,導致出現不滿聲浪,他因此將輪班表公平地可視化;或是將每個人的戰鬥力(體力、射擊等)和成長幅度數字化,讓每個人更能夠有效提升能力……。即使是封閉的組織,不同制度也能夠明顯提升表現績效。他開始覺得人資在商場上可以做的事情應該更廣,自然而然地激發了他的動力。
回到日本後,Jay 經歷了幾家新創公司的人資職位。他負責錄取和建立公司內部的制度,因被其產生的影響所吸引。意識到自己被指派的職位可能影響一間公司的命運,是他成就感的來源。
然而,權力有時會使人產生錯覺,常常會忘了那些在第一線辛苦為公司獲得利益的人。身為人資,就像是掌握了組織的感覺,也讓 Jay 產生「人是可以評價的」這種優越感。
「有一天我突然察覺,作為組織的一員,在做出人事評價時候是否只是用特定的標準在衡量。事實上,我們所錄取的人中,有很活躍的人也有不活躍的人……一想到這點,我覺得以往累積下來的自信心就崩塌了。
實際上,即使用某種標準來看不是『好人才』的人,只要改變標準也能成為『好人才』。對事情的評價和對人性的評價,本來就應該是分開的,但我當時可能把兩者混為一談了。用某種特定的標準來判斷人的情況下,很有可能會封閉了那個人的潛力。」
希望能夠對「不同」很敏銳
在韓國出生長大的 Jay 開始學日語的契機純粹是因為興趣。國中時被L’Arc-en-Ciel、X JAPAN和GLAY等J-POP所吸引,他也因此想要了解歌詞的含義。
在語言學校學習加上自學,學會日語的 Jay 從大學開始到日本留學。之後除了兵役期間之外,他在日本度過了十幾年。學習外語,並以一種直接的方式讓自己處於異文化中,讓 Jay 也擁有不同角度的觀點。
「以媒體報導為例,即使是一樣的內容,韓國和日本也有不同切入點。如果不抱著靈活的觀點來看待『事實』,我覺得就很可能會成為像教科書一樣的人。即使當下覺得正確,改變思考的角度後,正確的觀點有時也只是一種主觀意識和先入為主的觀念。僅追求一種正確解答、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正確答案的論調,不僅具有衝擊性,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。
無法意識到『不同』,使得看待人們和這個世界的視野變得狹隘,我認為這不僅會摧毀自己的可能性,也會影響到他人。因為不理解而導致的憎恨、侮蔑和中傷等等,會產生各種負面影響而沒有任何好處。
也因此我想要一直對『不同』保持敏銳。我至今已經造訪過20多個國家,如果明天就有空的話,我很想要去沒去過的國家或地方。在『不知道的自己』和『已經知道的自己』之間,可以看見的世界有著天差地遠的不同。人生只有一次,我不想錯過自己還沒有發現過的『不同』。」
人生不必非黑即白
人們在成為社會人士後,會為了在商場上的世界生存而學會所需技能。為了成為「想成為的自己」而推算回去,並累積自己所需的經驗,是累積職涯規劃的商業人士不可或缺的過程吧。
但若是從全世界整體來看,商場也不過是其中一個領域,學到的技能和經驗有時也會阻礙成長。這一點在TYPICA,卻是一個要求重新學習為人處事的環境。
「如果能意識到眼前的任務是不得不做的『工作』,會強化自己『必須要做點什麼』的心智,也會更加執著於『How』。另一方面,公司對未來的目標如果和自己想做的事情一致,那麼工作就不只是工作,或者說會變成很想做這件事。
實際上,公司的目標『在2030年成為世界第一、達到經手阿拉比卡品種的33%』和我的願景『想喝好咖啡,想推廣,想要一直喝下去』是同一個目標。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讓世界變得更好、讓周遭的人更了解精品咖啡的魅力和意義,也和TYPICA的任務重疊。也就是說,我選擇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,對公司也有益處。
無論是CM或是人資,我的任務都是『使機會最大化』。增加生產者和烘豆師、或者是求職者和TYPICA接觸的機會,都會提高媒合的可能性。
為此,我認為不該被工作的框架所限制。即使擔任CM也能夠找出錄取人才的機會,就算不符合我們想找的人才,好好配合也可能有產生新事業的機會。
面對不停變化的社會和組織,下決定固然重要,不決定也很重要。重要的是自己不斷追求變化,而不要拒絕任何一種可能性。」
對 Jay 來說TYPICA是他的第五間公司,從人才相關的公司、金融科技企業、CX平台企業到M&A平台企業等,除了都是新創公司這個共通點之外,他經歷了完全不同的產業。
「無論是哪個公司,只要認同事業內容,就有充分理由在那間公司工作。實際上我雖然從未懷疑過這點,但我當時可能放棄了尋找可以超越『因認同而工作』的工作機會。
我應該繼續尋找更接近正確答案的工作,或讓我內心產生共鳴的工作,但現實中卻不容易找到。『在喜歡的工作中對公司事業內容產生共鳴,並過著理想的生活』,我告訴自己不要夢想著可以做這種完美工作,因為那幾乎是等於巧合或奇蹟,說服自己找尋的過程就是人生的一部分。」
當一個人成為大人可以明辨是非後,漸漸地就不再做夢,因為他們會了解到像童話般的世界在現實中不存在。但是,想要在現實中也有一個這樣的世界,這份心願並非轉瞬即逝。
「對我來說最棒的地方,莫過於可以肯定選擇TYPICA的自己。反過來說,一直以來我都是有計劃的轉職,而非順從自己的心意,所以無法呈現『很想工作』的狀態。
雖然現在也很享受在TYPICA的工作,但我希望可以創造出更享受的狀態。一邊享受並且專注於眼前的事情,自然而然地也會充滿動力。我認為在這種心流的狀態下也會帶來最好的成果。
撰文:中道 達也
攝影:Park Jiwoo
翻譯:Chien